共享电单车“控量”发展成趋势
不知不觉间,共享电单车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,并逐渐取代共享单车的地位,一跃成为时下各城市中最受欢迎的共享出行工具。在快速扩张的市场下,不可避免的,行业出行了一些不可控的乱象,如行业间无序竞争,车辆野蛮投放,拼规模拼速度,让城市里共享电单车乱象丛生,再加上缺乏运维,让不少城市都吃了不少苦头。
针对这样的乱象,有专业人士指出,车辆过量投放是根源,共享电单车行业想要实现规范发展,总量控制是基础。只有减少车辆投放数量,扼制行业车辆盲目投放现象,再根据城市情况,如人口,街道,商圈,用户需求等,核算出城市共享电单车容纳量,再配以车辆投放额度,通过车辆备案上牌,进行控质控量。
基于行业乱象的前车之鉴,当前共享电单车行业“控量”发展是潮流。当前各城市,在引入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时,均通过招标形式,从各投标企业中,选举最适合的品牌入驻,在车辆投放前就严格规定投放量、投放区域、站点设置等,同时在,运营管理及车辆质量方面做好把关,如车辆时速要小于25km/h,车辆整体重量小于50kg,坐垫设置为一点座等,同时对运营方案也做出硬性要求,如必须使用电子围栏,定位系统达到亚米级,停放技术越先进分越高,在运维人员配置上,不得小于100:1,在用户管理制度上,要从各方面健全等。
在这样的潮流下,此前不少已投放共享电单车的城市,当前均选择清退多余车辆,控制总投总量,以避免乱象丛生。除此之外,因地制宜,结合其他城市成功经验,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。并对企业做出考核,根据考核情况,制定运营企业车辆投放量,运营管理过差的企业将减少投放额,如长期不达标,还将面临清退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,目前共享电单车行业乱象肉眼可见的减少了很多。
